靠青年創業貸款啟動第一間公司:真實申請心得分享

 


創業這件事,我從大學畢業就開始想。但夢想的第一道門檻從來不是點子,而是——

租一間工作室要錢、進貨要錢、裝潢要錢、請人更要錢。身上只有幾萬塊存款的我,根本不可能「邊做邊賺」。

這篇文章,我不講制度原則,而想跟你分享我真實申請這筆貸款的歷程,包括走過的彎路、準備過的文件,以及拿到貸款後我的心情

第一次聽到「青年貸款」,我以為是詐騙

我本來覺得貸款是有錢人才拿得到的東西,像我這種沒背景、沒資產的年輕人,怎麼可能申請得下來?

結果一查才發現:台灣的「青年創業及啟動資金貸款」針對 20–45 歲青年,最高可以借 1,200 萬元,利息超低(1.44%),還有兩年利息補貼!

我當下就想:這不去申請對不起自己。

我的準備流程(踩雷與學習)

☑ 商業計畫書怎麼寫?

一開始我從網路抓模板,照著寫。但那種「假想咖啡廳、預估每天營收 $10,000」的資料根本不切實際。真正打動審查的是你有沒有想清楚怎麼活下來

後來我把自己接案經驗、接觸的真實客戶、可能的銷售通路、行銷預算全都寫進去,還列了損益表、回本預估。這才變成一份「銀行會認真看」的計畫書。

☑ 銀行怎麼挑?

不是每家銀行都願意幫你跑青創貸款,我後來選擇台灣銀行,原因是:

  • 簡報約談流程比較清楚

  • 行員願意解釋細節,不會讓你自己亂猜

  • 跟信保基金合作緊密,申請效率高

📌 提醒:你需要準備身份證、戶籍謄本、商業登記、計畫書、預算表,還要簽一堆聯徵授權書(所以聯徵記錄別出問題!)


面談當天我超緊張,但也收穫最多

跟想像不一樣,審查會面談其實不是考試,而是釐清風險與現實

  • 為什麼你估第一年就能賺錢?

  • 如果疫情影響,你的 Plan B 是什麼?

  • 你打算自己經營還是請人幫忙?

  • 貸款會怎麼分配?有沒有打算留預備金?

我誠實說明自己的不確定性,也說我願意從小做起,行員反而給了我很多提醒跟補強建議。

最後,我的貸款金額從我原本預估的 80 萬,核准了 50 萬。雖然比想像中少,但足夠讓我付下第一筆店面押金、買進基本設備,開啟第一個月的營運。


拿到款那天,我在郵局領錢領到發抖

不是因為金額很大,而是我知道,我不能亂花這筆錢

這筆貸款代表著:

  • 我對制度的承諾(還款責任)

  • 我對自己的信任(願意背風險)

  • 我對這份創業計畫的信心

第一天進貨、打掃、裝修、準備營業,我邊做邊想:「如果不是這筆貸款,我今天可能還在找便宜貨櫃屋開店。」


寫在最後:創業很難,但資源比我想像的多

我不是要鼓吹每個人都去借錢創業。貸款是一種責任,不是熱血行動的後盾。
但如果你真的想做、也準備好了,台灣的貸款制度其實已經搭了一座橋。只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座橋在哪、怎麼走。

我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看到:不是每個創業者都必須靠家裡,靠貸款也是一種成熟選擇。

而最重要的,是你知道自己要做什麼,也願意為此負責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香港商業登記證續期不求人!超實用指南讓你的生意合法又順利!

Google AI Overview 是什麼?我對這個搜尋新功能的第一印象與觀察

2025 Bride Essentials: Perfect Wedding Dress Pairing Guide